您好!欢迎访问临沂市中心血站官方网站!
  • 地址:临沂市沂蒙北路146号
  • 办公室电话:0539-7017017
  • 传真:0539-7017015
  • 无偿献血服务热线:0539-7017033
  • 法定工作日:8:30-12:00;14:00-17:30

新闻动态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新闻动态

市无偿献血工作先进个人代表孟凯讲稿

发表时间:2010-11-24 04:33:02    作者:临沂市中心血站    点击量:
分享到
尊敬的各位领导,各位朋友:
大家好!
我叫孟凯,现在临沂报业集团鲁南商报社记者部工作。今天能作为全市无偿献血工作宣传单位先进个人代表参加这个会,我感到十分荣幸。
大学时代的一次献血经历让我了解到,无偿献血不但对自身不会产生任何影响,更可以帮助他人,是一种互救互助的方式,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和人道友爱的精神。
     2006年,我踏入工作岗位,在市级媒体鲁南商报工作,负责采写报道生活中民生类的新闻,其中包括红十字会以及血站等方面的报道。作为一名记者,我认为不仅要发挥好自身模范带头作用,更应该为社会做有意义的事,这样才无愧于一名记者的社会责任。无偿献血是一种奉献,也是一种责任,做好我市无偿献血事业的宣传报道工作,是我的责任和义务。
在工作中,我加强和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,根据他们提供的新闻线索,不断采访报道我市无偿献血工作的成绩和部分感人事迹。记得我采写第一篇常规报道是,临沂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宣传品获全国奖项,该站报送的图文综合(宣传单、画册、报纸等)宣传品“被评为19982008年度无偿献血图文宣传资料三等奖”。陆续报道的消息有,献血车驶进了沂水县许家湖镇的山东亨井电子有限公司,这家台资企业的125名员工共计献血近3000毫升。当时稿件经过细细斟酌起了个《台资企业再次集体献血彰显爱心、两岸血脉总相连》的标题,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。
    在采访报道时,无数无偿献血先进事迹和个人不断涌现出来。莒南县石莲子“状元夫妇”李兆许和李红秀夫妇从2002年开始参加无偿献血,共奉献爱心血26700ml。李红秀在20多年前夏天打麦时,不幸被机器将左手齐腕截去。可就是这样一位农村的残疾妇女,心中却产生了参加无偿献血的念头。
在她的带动下,2006年,李兆许也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。从此,不管是冬天,还是夏天,只要接到血站的预约献血电话,他们不管家中有什么农活、一律放下。当有人问及李红秀夫妇为什么这么做时?李红秀说,家里的农活可以等一等,可是病人的生命不能等啊!一份血液也许就能让一个垂危的生命得到延续。通过对他们夫妻的采访,我写成了《五年中献血路上比翼双飞》这篇重头报道。这篇文章从采写到成稿,可以说是在敬佩和感动中成稿的。就是这样一位残疾妇女、一对普普通通的农民夫妇,用他们的行动向世人展现出我们沂蒙老区农民的崇高精神,用自己的行动为我市无偿献血的辉煌事业添砖加瓦!
    随后,我陆续报道了2008年、20092010年我市无偿献血增长、供求情况,以便市民随时了解,使街头自愿无偿献血持续发展。
2008年,临沂市共有935名无偿献血者获得“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”荣誉称号。他们的每一个名字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。他们中有现任站领导、科长和主任,也有普通职工;有的已年过半百,有的人到中年,一直坚持定期献血,在临床急需用血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,用真情和热血传递着血站人爱的奉献。
2009年临沂献血状元评选中,莒南县石莲子镇新庄村农民李振宋10年来75次无偿献血,献血量5.5万毫升,居我市献血量之冠,创造了全市无偿献血的最高纪录。他也3次荣获“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”,被市授予“无偿献血金杯奖”、“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”等荣誉称号。
20097月,我写出了一篇《3000余名市民急献血,市血液库存仍喊渴》的文章,指出我市血库存量严重不足的问题。自血存告急报道后,我市每天平均献血人数达到了207人,献血量325个单位。启动兰山区应急血库后,来自机关、学校、医院、街道办事处及村委会的700余名工作人员参加献血,活动范围不断扩大,我市血库存量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提升。
    在报道的同时,我也在报纸上针对一些社会市民热线咨询话题进行解疑释惑。如既然是献血无偿,为何病人用血还需交费等问题。记者咨询了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的有关人员,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,回答了市民疑虑。
在新闻媒体的不断报道中,越来越多的市民认识到无偿献血的意义,主动到流动献血车、献血屋献血献爱心。不少爱心人士把节日献血、生日献血、夫妻献血作为纪念;很多企业、商家以团体献血作为“厂庆”、“店庆”的重要形式,宣传报道为我市献血事业营造起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。
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,今后我一定会一如既往地坚持做这项有益社会的公众事业,拿起自己的相机、和笔继续记录和书写献血事业的发展的辉煌篇章,为发展我市无偿献血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