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!欢迎访问临沂市中心血站官方网站!
  • 地址:临沂市沂蒙北路146号
  • 办公室电话:0539-7017017
  • 传真:0539-7017015
  • 无偿献血服务热线:0539-7017033

新闻动态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新闻动态

谨慎输血 节约用血是对生命的珍惜和负责

发表时间:2013-04-26 07:40:25    作者:孙洪艾    点击量:
分享到

 

    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抢救生命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,随着输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,医疗卫生部门对输血风险的关注与日俱增,但是很多民众对输血的风险还不够了解甚至茫然未闻,有些病人及其家属把血液当作“补品”,在不需要输血的情况下要求输血,“人情血”“保险血”“被输血”的现象时有发生。不必要的输血不但给无偿献血这一公益事业带来一定的压力,更重要的是给本来能够完全康复的病患者带来潜在的危险。
    目前,受医学技术水平所限,输血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还难以避免,如输血传播性疾病等,输他人的血液越多,患传播性疾病的危险越大。目前已知的输血不良反应有发热、过敏、溶血、急性肺损伤、移植物抗宿主病和传播性疾病等。其中传播性疾病有:艾滋病、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、梅毒、疟疾,巨细胞病毒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、EB病毒及弓形虫感染等,受感染的患者可能持续很长时间而无任何相关表现。在已知的输血传播疾病中,危害最大最严重的是艾滋病和肝炎。虽然目前的血液检测手段已很先进,大大降低了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,血站所供血液已按国家规定做过各项病原体和血清学检测,但是因为存在病毒感染“窗口期”而导致有些病毒不能检出。“窗口期”是指人体感染病毒后到外周血液中不能够检测出病毒标志物(如抗体)的这段时间。各种病毒在人体内的窗口期时间存在着个体差异,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,一般需要2-4周,最多8周左右血液中才可检测到艾滋病病毒抗体或者抗原。乙肝病毒“窗口期”约为56天、丙肝约为70天。据统计,我国约10%的人可能携带乙肝病毒,而丙肝治疗率只有20%左右,且半数以上患者将转为慢性,最终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。如今中国又面临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险,血液中未被发现的病毒还难以预见,因此重视输血安全,降低输血风险迫在眉睫。
    降低输血风险,节约血液资源,关键是要转变旧的输血观念。一是要科学合理输血,严格掌握输血指征,能不输则不输。据统计,如果临床医疗严格控制输血指征(血红蛋白80克~100克/升),我国总用血量可减少将近一半,也就是说不必要输血达50%;二是鼓励自体输血,用自己的血救自己,合理使用代血浆产品。大力推广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,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能及时回收失血,减少异体输血的风险性,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。在国外,自体输血已经运用得非常广泛。目前,美国80%以上的手术采用自体输血,日本更高达90%,北京、广州等大城市自体输血量已占到当地临床用血量的20%以上,但有的地方自体输血比例还不到1%或为0,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;三是提倡成分输血,经过分离制备后的成分血纯度高,一血多用,缺什么输什么,能减轻心脏的负担和不需要血液成分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;四是进行科学合理用血专题讲座与经验交流,更新输血观念,培训输血技术人员。除此之外,还应该严格筛选献血者,鼓励自愿无偿献血,选择低危人群无偿献血,健康献血从源头上降低风险;应用高灵敏度、高特异性的病原体检测技术,积极推广血液核酸检测,提升实验室血液筛查水平等。
    降低输血风险,节约血液资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,也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医疗卫生部门和输血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,更需要公众对输血风险的全面、充分认知和利弊权衡。对于病人来说,输血的危害是否超过了好处?对于医务人员来说不必要的输血是否可以尽量避免?谨慎输血节约用血是对生命的珍惜和负责。